邮票骗术之化学处理种种
在邮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错色、漏色等现象,属于生产质量事故。这类邮票一般都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但偶尔也会有极少部分从印刷厂流出,被一些集邮者视为难得的变体票,刻意搜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集邮爱好,因为在国际集邮界,都把其看作品相不好的邮票,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另外,在大批量、多版次印刷邮票(例如长期使用的普通邮票,反复印刷次数频繁、版别复杂)中,会出现不同版次邮票的刷色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对其的收集研究,是邮票版式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集邮者对正常和非正常的邮票刷色差异的浓厚兴趣,为伪造者提供了从中渔利的机会。他们根据各种化学反应能够使纸张、油墨产生不同变色的特点,人为制造出变色邮票,去迎合集邮者的各种需求。应该特别指出,人工伪造的变色邮票,是对邮票一种破坏性变造,不仅改变了邮票的刷色,而且也使邮票的纸张、油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这是一种对国家有价票证的破坏行为,使被变造品完全丧失了自身的外观特征和原有和价值,成为一纸“废品”。
哪些原因会引起邮票变色(褪色)呢?首先是所使用的油墨。虽然各种印刷方法采用的油墨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主要原料基本都是由亚麻仁油提炼的凡立油和不同色素的颜料粉。这些经过化学提炼而成的颜料,全都具有化学性质(即不稳定性)。但是印刷邮票使用的油墨,都是经过耐光、耐水、耐热、耐酸、耐碱等技术处理,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高级油墨,技术指示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变色,从而保证邮票刷色质量可靠。通常印刷邮票所用油墨的各种技术指标都是相同的。如果油墨的技术指标不一样,其褪色速度就不一样,这时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邮票变色。近年引起反响较大的新中国变色邮票是1977 年发行的J.13“周恩来逝世一周年”和1981 年发行的T.62“中国陶瓷——磁州窑系”。如在J.13 邮票上,周恩来脸部的红色不是用专一颜色的油墨印刷,而是用红、蓝、黄三原色叠印出
来的。其中的金光红油墨的耐光等级只有3 级,而中蓝油墨却是8 级。因此,这套邮票中红色非常容易褪掉。当红色褪掉后就只剩下了中蓝色和黄色,造成褪色后的邮票上周恩来脸部呈青绿色。这属于邮票的自然褪色。有一些特殊油墨或特殊纸张原料印制的邮票,还具有其特殊的颜色性能。
1885 年发行的“小龙”邮票,是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刷的,纸质白色,有太极图水印,是中国邮票有水印的开端。但是,“小龙”邮票纸面有粉质,因而票面不可浸水。一浸人水中,邮票的颜色就明显褪变,有时甚至使邮票图案都变得模糊不清。例如,1 分的“小龙”票见水后,原来的绿色就变成了灰蓝色。集邮者们剪泡邮票吃尽了苦头。吃一堑长一智,渐渐地人们知道了这个特点,在揭取小龙旧票时,只将票背浸透,轻轻揭取,不使票面见水,以保护其原来本色。更多的人,干脆连信封保存,不再冒这个险了。
19 世纪80 年代,使用易褪色油墨印制邮票的国家为数不少。这种邮票一入水,上面的油墨就会消失,使邮票图案不复存在。当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有的人去掉邮票上的邮戳后,再次使用。但是这项措施却给收集信销票的集邮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20 世纪后,各国都不再这样做了。另外,在印制过程中,纸张原料与印刷用料中如果带有酸质,也会影响颜色变化。但这种影响很小,且不多见。其次是受外界的影响。由于印刷邮票的油墨多半是化学颜料,印成的邮
票会同外界不同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褪色。其中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与
酸性、碱性物质的接触。例如,浸泡邮票使用的水不纯净会引起变色。把邮票放人肥皂水中洗涤,则更容易引起邮票变色或褪色,因为肥皂是碱性的。有些胶水酸性重,有些化学浆糊碱性大,用来粘贴邮票后,都会透过邮票纸同油墨发生反应,引起变色。甚至空气中的酸、碱、乙醇分子浓度超过了油墨规定的技术指标,也会引起邮票的褪色。例如,农村使用农药比较多的环境里,或在城乡化工厂
附近的家中,存放的邮票都要受到这种物质的侵害,造成累积化学反应。邮票是很娇气的,它不仅怕酸怕碱,还怕热怕湿,气候变化也会引起邮票缓慢地褪色。邮票还怕强光照射。如果把邮票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被强光源直接照射,邮票会迅速褪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邮票发生变色或褪色,从客观上讲,油墨质量和外界环境是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前者是印刷厂造成的,是先天性的,后者是收藏者造成的,是偶然性的(因为这属于知识性或技术性失误造成的,并非出于收藏者本来愿望)。如何判断是哪一种因素造成了邮票变色或褪色呢?一般来说,如果大多数邮票上的某种颜色普遍地起变化,可以肯定主要是由于油墨不好所致。如果只是个别邮票上的某种颜色发生变化,那主要是外界环境造成的。就外界环境对邮票变色(褪色)的影响而言,我们上面介绍的都属于自然影响因素。此外,还有一种影响因素,必须另当别论,因为它属于人为的外界影响——化学变造,即故意把邮票放入化学药品溶液中浸泡,或置于阳光下暴晒,使之改变颜色。通过人为化学处理导致邮票变色(褪色),其目的自然是为了用于欺骗。
早在本世纪20 年代初,国内即出现许多由在华外国人制作的各种变色邮票。由于当时集邮者人数不多,邮识尚浅,国内也缺乏指导性的邮票目录和邮刊,人们无法识别判断其真伪,使这类变造品被当作珍罕品流传。不但许多集邮家上当受骗,连国际权威的《吉尼斯世界邮票目录》中,也收录进了一些伪造的“作品”。
1923 年,经过集邮家们的认真研究和试验,发现《吉尼斯世界邮票目录》中第148 号中国清代蟠龙日本石印版4 分橄绿色邮票是赝品。原来,此票是用蟠龙4 分棕色邮票经阳光暴晒后变造的。为了使吉尼斯相信这个结论,当年,外籍邮商施开甲还专门作了一个试验:将一枚蟠龙4 分棕色邮票,用纸盖住半边后置于阳光下暴晒,结果这枚票上一半是橄绿色,一半仍是棕色。吉尼斯接到这枚票后,完全信服了这观点,在新版目录中取消了这枚赝品。
利用同样手法炮制的清代5 分棕色欠资邮票,也曾在集邮界引起轩然大波。1911 年,清朝灭亡前夕,计划发行一套棕色的欠资邮票,全套6 枚,但仅发行了1 分、2 分两种。随着辛亥革命成功,其余的半分、4 分、5 分、20分4 种未正式发行,1912 年,中华邮政曾在清棕色欠资邮票上加盖红色宋体“中华民国”发行使用。由于未加盖的5 分邮票未正式发行过,伪造者们就利用阳光曝晒消除加盖票上的红色宋体“中华民国”,于是大量的清棕色5分欠资邮票从伪造者手中流传出来。集邮界争相抢购这种票,视其为未正式发行的绝品。
但是这种邮票上无论新旧均无背胶,使经验丰富的集邮家和邮商感到可疑。他们经过试验分析,终于揭开谜底。原来,经阳光暴晒虽可以除去这种邮票正面的加盖红字,但是,邮票在加盖时票背而的胶而上都留有加盖红字的印痕,为了不露出马脚,伪造者只得忍痛将背胶洗去。不想,这样一来,反而露出了伪造者的马脚。后来,集邮界人士懂得了购人此票时必须注意背胶,凡无背胶者新旧均不要,才使伪造者失去了利用此票行骗的市场。
1943 年,集邮家钟笑炉在《国粹邮刊》上发表的《谈邮票的化学变色》一文中,曾谈到:“化学的变化无穷,断非少数人所能办到,非公开讨论共同研究不可。
有位朋友却警告我说,你别将这种变色的方法公开了,以免给坏人学了去用变色票骗人。”“化学变色是人人都能实验的事,公开了使得人人皆知,坏人学了也无法施其技。所以权其轻重,化学变色一事应公开,而不应守秘。”为了提高辨伪能力,寻找有效对策,钟笑炉专门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公之于众,这种见解和作法是非常明智的。
钟笑炉初集邮的时候,为了研究香港版烈士像邮票的齿度,在各处邮票摊上购买了大量的旧邮票。结果发现里面有一些颜色完全不同的邮票,就当成错色珍品贴在邮集中。后来经人指点,才知道这完全是化学变色的伪品,毫无价值,从而引起了他对研究化学变色的兴趣。他作了大量试验,寻找变色规律,然后将试验结果公之于邮刊,供邮友们借鉴研究。有时为了弄清伪造者使用的变色手法,钟笑炉下功夫反复试验,一定要使伪品原形毕露,待水落石出后才下结论。
有一次,一位集邮者给钟笑炉去信说,他收到的一个信封上有一枚纽约版的2 分邮票刷色与5 色邮票相同。询问是否错色票或是试色样票。钟笑炉认为这又是化学变色,但必须拿出证据来才能使人信服。他仍使用原来做过的各类药品试验,可是全没有效果。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改变的呢?他苦苦地思索着。当钟笑炉偶然看到墙上的白纸因风化烟薰而变成黄色时,心中一亮。立刻把纽约版2 分邮票放在火上一烤,颜色果然变深了,但仍与5 角邮票的刷色不同。钟笑炉让那位集邮者把变色邮票寄来,仔细观察后断定其采取的是湿变而非干变。可能是信件在寄递途中被海水浸湿,又在太阳下晒干引起了变色。根据这个假设、钟笑炉又开始了新的试验。他先把邮票放在盐水里浸泡,再放到阳光下晒,果然有了起色。他又采用稀盐酸试验,将邮票置于太阳下,边晒边涂稀盐酸,并同时用笔蘸清水把票面上的化合物拭去。大约10分钟后,这枚纽约版2 分的刷色与5 角完全一样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至此,一枚伪造的“错色”邮票的庐山真面目终于被钟笑炉揭穿了。
集邮家应幼梅也是一位钻研邮票辨伪的有心人。1946 年,为了揭穿各种化学变造邮票的伎俩,他选用了200 多种近斯邮票和三种化学药品进行化学处理试验。其中的酒精是有机溶剂,稀盐酸是酸性,氢氧化钠是碱性的。另外,还使用了清洗油迹而不使邮票变色的二甲苯和用来涂在票面遮盖不需化学处理部分的石蜡。
为了试验每种试剂对各种版次、颜色邮票的反应效果,应幼梅有时把一种邮票用两种药品来处理,在大量反复的对比试验时他逐一作了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从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邮票人工化学变色规律。他将自己的实验分析结果写成一篇《实验室里的变体》,发表于《近代邮刊》第1 卷第7期上。该文如同一篇严肃正规的化学试验报告,是集邮研究向基础领域深层次发展的成功实践,对辨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解放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错色”邮票;如1953 年灰色军邮,1957 年的橙色8 分“武汉长江大桥”邮票等,都是经过集邮界作试验后得出结论,给予公开否定的。
1982 年,集邮家常志廉(陕西西安人,1918—199l)收集到一枚蓝色的普12“延安宝塔山图”2 角信销邮票。经查阅各种资料,得知这种邮票应为暗绿色,根本没有蓝色的。它究竟是什么原因变蓝的呢,为揭开此谜,常志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他回忆起前几年,西安市的一些邮局为防止供用户使用的浆糊变质,都
在里面加用少量的烧碱。是否这种含有碱性的浆糊受潮引起了邮票变色?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常志廉备好碱水,把一枚暗绿色邮票放人浸泡,10 分钟后,颜色果然由绿变蓝。他由此断定,这枚“错色”票是自然的化学变化造成的。为防止集邮者误作变体票收集,他将这些情况写成《一枚变色票的由来》,发表在《陕西集邮》上。
一些解放区邮票的赝品也是用人工变色造出来的。例如,陕甘宁边区发行的第一版宝培山图邮票中,5 元面值的邮票很少,是紧缺品。作伪者就将这种5 元加盖票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办法,使邮票上的加盖红字“暂作新币壹元”,完全消失,变造成5 元邮票。但是,暴晒后随着加盖红字的消失,邮票的蓝色也出现褪色。经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个变造痕迹。
几代集邮家的辛勤探索,终于使集邮界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化学变色资料,使我们能够掌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有力武器。为了供集邮者识别各种化学变化邮票时参考,我们将各时期集邮家们通过大量试验出的一些有科学价值的规律,整理成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另外,伪造者还有一些更狡猾的变造手法。除了使整枚单色邮票改变颜色外,有的伪造者还设法制造出漏印、套色漏印、单色变套色、把红色加盖变成局部漏盖等无奇不有的特殊“变体票”。他们用石腊或腊烛油先涂盖住不需变色的部分,再用化学药品做变色处理,从而造成部分漏印、漏盖的效果。再如,套色印刷的有国旗图案的邮票,用酒精处理可以产生国旗漏印红色的效果。
除去腊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二甲苯清洗。它可除去油迹而不使邮票变色。另一种是先用吸水纸敷盖,再用热熨斗在吸水纸上烙。蜡油溶化后即被吸水纸吸走,在邮票表面不留痕迹。从20 年代至今,集邮界积累的辨别化学变造品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集邮者们共同的财富。综观形形色色的化学变造品,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①早期的伪造者多使用化学溶液浸泡法变造邮票,均使背胶受到损伤,易被识破。以后发展的各种新方法,能够仅使票面变色,而不损及背胶,增大了辨伪的难度。
②根据几种化学药品及阳光照射可以分别除去红、黄、蓝三种基色的特性,变造出来的邮票,虽然某种颜色被除去,但其它颜色往往也有变化。各种变色法均为由深变浅,极少见由浅变深。
③雕刻版邮票改变刷色较难。例如红色邮票浸入酒精中,颜色虽消失,但票面仍留下图案的压力痕迹,难以变造漏印。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应该注意,不能将刷色不同的邮票一概而论,都归人人为化学变色中去。不同刷色的邮票有些是属于印刷造成的变色票。例如,日本版蟠龙邮票是黄绿色,但印刷时错为墨绿色或蓝绿色,这种错色就形成了变体。再如,陕甘宁边区发行的第四牌宝塔图邮票,5 角面值为橄黄色,但试印时是蓝绿色,与5 元的刷色相同。同版10 元面值票为紫色,试印时为海蓝色。这些变色邮票的价值一般高出正常刷色票百倍之多。也正因为如此,利用化学变色的伪造品才大量出现,妄图鱼目混珠。这时,最要紧的是正确辨别真假错色品。
“错色”变体邮票既然存在被大量变造的可能性,我们还是奉劝集邮者们,不要热衷于收集这种意义不大的“邮品”。即使要收集研究,也要谨慎从事。当见到一枚不见经传的错色邮票时,不妨先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