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的颜色
  •   

  • 来 源:新华网
  • 时 间:2020-09-14 17:49:52
                                 

  新华社兰州9月14日电 题:脱贫的颜色

  新华社记者

 

  决战脱贫攻坚进入收官,新华社记者再次来到“三区三州”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感受这片曾经的深度贫困土地变化的色彩。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脱贫的颜色cription="网上抓取的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这是2018年10月16日拍摄的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马吉祥 摄)

(一)

  包莲英,这个一直在“泥里打滚”的农村女子,在43岁这年,人生突然“打了个挺”。

  遇到包莲英是在临夏州采访的第二天。纳沟村位于临夏州康乐县八松乡,紧挨秦岭西段余脉的太子山。车子在大路上转了个弯,拐进一条山沟。四周静了下来,天蓝得能照出人影。山上的泉水淌过湖泊和公园,冲向山脚。沿新修的木栈道往上看,更高处云雾缭绕,大山像戴了顶帽子。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脱贫的颜色cription="网上抓取的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包莲英在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莲花农家乐”厨房中忙碌(9月12日摄)。新华社发(袁林 摄)

  再往里走,一排红色的飞檐伸出来,就到了纳沟村。全村24户,沿山沟错落而建。爬到村子最高处,一户人家院门挂着招牌“莲花农家院”。一堵花墙后,一位身姿清丽的女人正打扫卫生——就是这家女主人包莲英。坐下后,包莲英麻利地泡好茶水,打开了话匣子。

  纳沟村以前是个穷村,这个“以前”仅仅是两年前。有多穷?用包莲英的话说就是“穿不了拖鞋”。“纳沟村,烂泥沟,进不来,出不去”,家里住了几十年土房,瓦片上都长草。

  包莲英19岁嫁到纳沟村,前24年过的都是苦日子:公婆没有劳动能力,三个孩子还小,全家30多亩山地一年种不出1万元钱。她和丈夫当小工,吊在30层高楼外贴保温层……

  就在她苦苦挣扎时,2018年康乐县精准扶贫的旅游开发项目推进到纳沟村。村子和整条山谷按照4A级景区标准一体化打造。靠自己的积累和政府的贴补,包莲英建起了新房。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3)脱贫的颜色cription="网上抓取的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包莲英在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莲花农家院”打扫院落(9月12日摄)。新华社发(袁林 摄)

  参加完县上组织的烹饪培训,新刷的墙还没干透,她家的农家乐就开业了,头40多天经营额就有4万多元。

  景区不断完善,游客络绎不绝,全村有一半的人家开起了农家乐。“2019年挣了十几万元。”

  “是不是感觉日子一下大变样了?”有人问。包莲英身子稍稍后仰,双脚点着地面,薄薄的嘴唇抿出一个好看的弧度。包莲英没有直接回答,但这一刻,地上的花草、檐上的飞鸟、远处的青山似乎都在作答。

  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采访,发现像包莲英这样原地“打了个挺”的人数不过来,有靠着修到门口的大路办农家乐的,有靠着扶贫贷款种果树的,有靠着做直播卖货的,有靠着村里的合作社发展养殖的……脱贫攻坚补齐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拓展了发展条件,群众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据统计,临夏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56.32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3.25万人,累计减贫53.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2.5%降到1.78%。

  “会越来越好。”包莲英拎起水壶,给大家斟水,蓝天白云倒映下来,装了满满一碗。

———— 全文 ————

高清图集

  • 5月28日,在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务工妇女在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 这是2018年10月16日拍摄的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马吉祥 摄)

  • 包莲英在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莲花农家乐”厨房中忙碌(9月12日摄)。新华社发(袁林 摄)

  • 包莲英在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莲花农家院”打扫院落(9月12日摄)。新华社发(袁林 摄)

  • 这是4月20日在东乡族自治县拍摄的达板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 这是7月1日在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拍摄的南阳洼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和扶贫车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 8月4日,在东乡族自治县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内的一处扶贫车间,务工妇女在车间内忙碌。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 几名藏族演员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帐篷城景区的草原上表演舞蹈(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 村民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八角镇牙扎村的花海景点休憩(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 这是6月20日拍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帐篷城景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 这是8月12日拍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阿子滩镇阿子滩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民格日扎西(右)带着孩子从村里走过(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 9月7日,在兰州大学校园内,赵小强(左)和同学交流。新华社发(张岩 摄)

  • 9月7日,在兰州大学校园内,赵小强在教室学习。新华社发(张岩 摄)

  • 5月28日,在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务工妇女在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 5月28日,在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务工妇女在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 5月28日,在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务工妇女在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 5月28日,在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务工妇女在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 这是2018年10月16日拍摄的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马吉祥 摄)

版权所有:晋风网  晋ICP备2021005604号-1